盆底肌是什么?產后盆底肌會產生哪些變化?
現(xiàn)在很多媽媽生完寶寶后會去做盆底肌修復,那什么是盆底肌修復呢?下面就跟著鴻繪小編一起來看看“盆底肌是什么?產后盆底肌會產生哪些變化?”吧。
一、什么是盆底?。?/p>
我們說的“盆底康復”中的盆底,通俗來說,指的就是骨盆的底部。
由盆底肌肉群、結締組織、神經、血管等重要的結構共同構成了復雜的盆底支持系統(tǒng),它們相互作用和支持,承托并保持子宮、膀胱、直腸等盆腔臟器處于正常位置。
盆底肌肉群,顧名思義,就是指盆底的肌肉,它是由多層肌肉組合而成的。
而“盆底肌”,則指的是盆底最內層肌肉,由肛提肌(恥骨直腸肌、恥骨尾骨肌、髂尾?。┖臀补羌〗M成的。其中,肛提肌是盆底最重要的支持結構,尾骨肌則負責協(xié)助肛提肌封閉骨盆底,承托盆內臟器和固定骶、尾骨位置。
二、產后盆底肌有哪些變化?
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組成的。盆底就像吊床一樣,在會陰肛門處托起膀胱、子宮、直腸等盆腔器官,維持我們的排尿動作、排便等多項生理功能。然而,正常人在妊娠、分娩的過程中,盆底肌肉又進一步受到胎兒的擠壓和撕扯,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,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。
也就是說肌肉的彈性變差了,彈力不足了,盆腔內的器官無法固定在正常位置,從而出現(xiàn)相應功能障礙,如大小便失禁、盆底臟器脫垂等。
盆底損傷輕者表現(xiàn)為陰道松弛、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、尿頻、便秘等不適,重者可出現(xiàn)尿失禁、子宮脫垂、膀胱脫垂、直腸脫垂等疾病,造成難以言狀的痛苦,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諧。另外,肥胖、慢性咳嗽、便秘、雌激素下降、泌尿生殖感染等也是導致盆底功能障礙的高危因素。